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 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警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公众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人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IT行业
|
2005-2012
|
资料显示,今年来IT领域从业者猝死的消息一直不断。2005年9月至今,媒体对IT业猝死的报道数不甚数。包括IT的高管、技术员、编辑等职位都已成为了“猝死”的重灾区。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公交、大巴驾驶员
|
2004-2012
|
根据媒体报道,朱德龙、陈乐平、谢文龙、薛荣华、曹殿亚 李爱清、杨关、王勇、程汉伟、何国强、周泽良、李俊、杨志舟、王久利张庆、孙建勇、张军、陈亚峰、陈乐平、林南珍、蔡坤霖、黄新华、王炜、郭卫、蔡敏、吐尔逊、冯永平……正是打拼之年的他们都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大学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工作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警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警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公众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人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IT行业
|
2005-2012
|
资料显示,今年来IT领域从业者猝死的消息一直不断。2005年9月至今,媒体对IT业猝死的报道数不甚数。包括IT的高管、技术员、编辑等职位都已成为了“猝死”的重灾区。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公交、大巴驾驶员
|
2004-2012
|
根据媒体报道,朱德龙、陈乐平、谢文龙、薛荣华、曹殿亚 李爱清、杨关、王勇、程汉伟、何国强、周泽良、李俊、杨志舟、王久利张庆、孙建勇、张军、陈亚峰、陈乐平、林南珍、蔡坤霖、黄新华、王炜、郭卫、蔡敏、吐尔逊、冯永平……正是打拼之年的他们都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大学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工作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警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警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公众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人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IT行业
|
2005-2012
|
资料显示,今年来IT领域从业者猝死的消息一直不断。2005年9月至今,媒体对IT业猝死的报道数不甚数。包括IT的高管、技术员、编辑等职位都已成为了“猝死”的重灾区。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公交、大巴驾驶员
|
2004-2012
|
根据媒体报道,朱德龙、陈乐平、谢文龙、薛荣华、曹殿亚 李爱清、杨关、王勇、程汉伟、何国强、周泽良、李俊、杨志舟、王久利张庆、孙建勇、张军、陈亚峰、陈乐平、林南珍、蔡坤霖、黄新华、王炜、郭卫、蔡敏、吐尔逊、冯永平……正是打拼之年的他们都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大学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工作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警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警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公众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人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IT行业
|
2005-2012
|
资料显示,今年来IT领域从业者猝死的消息一直不断。2005年9月至今,媒体对IT业猝死的报道数不甚数。包括IT的高管、技术员、编辑等职位都已成为了“猝死”的重灾区。
|
行业
|
年份
|
猝死发病率
|
公交、大巴驾驶员
|
2004-2012
|
根据媒体报道,朱德龙、陈乐平、谢文龙、薛荣华、曹殿亚 李爱清、杨关、王勇、程汉伟、何国强、周泽良、李俊、杨志舟、王久利张庆、孙建勇、张军、陈亚峰、陈乐平、林南珍、蔡坤霖、黄新华、王炜、郭卫、蔡敏、吐尔逊、冯永平……正是打拼之年的他们都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大学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工作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警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SCD占整个猝死人数比例的90%以上,在中国每年有54.4万,SCD正以每分钟死亡1名的速率在蚕食着国人的生命,其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和艾滋病,而且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堪称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SCD是心源性猝死--就是由于心脏原因而导致的猝死,常见原因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50%以上的SCD患者有家族史,是属于猝死基因携带者。
1)时感心前区不适或者疼痛:突然的心前区不适往往是猝死常见的也是主要的先兆;
2)自己能感觉到心跳不规律:自己感觉到突然心跳不规律往往提 示有突发心律失常;
3)近期突感劳累、身体疲惫、感觉自己在坚持工作:提示身体内部正在发生危险性变化。
1 )家族中曾有过猝死案例的人群;
2) 曾经有过晕厥、抽搐、短暂意识丧失、以及心前区剧烈疼痛的人群;
3) 特种职业人群:长途汽车司机、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IT行业、运动体育等人群;
4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人群:企业老板、职场白领、警察;
5 )短期超负荷体力消耗人群:军训学生、网吧游戏者;
6 )曾患有冠心病、心梗、心肌病、心肌炎病史的人群;
7)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及吸烟的人群。
1.突然性:患者和家人毫无心理准备,给亲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给企业及工作单位带来巨大损失,社会名人的SCD对整个社会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特种职业:长途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他们的SCD将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特殊职位的各大集团CEO的SCD可能引起这个行业乃至股市巨大的震荡。
完全可以的,但是SCD预测存在着世界性难点
1)大部分SCD患者死于院外,且部分病例无先期症状;
2)30%SCD病例临床体检正常—只有基因突变;
3)SCD危险因素评测涉及到临床医学、电生理学,影像学、遗传学、法医学等多个学科,很难有机构把以上学科整合到一起;
4)没有专职机构、团体坚持普及SCD知识,更不能对SCD高危人群进行主动性筛查;
故:近年来随着基因遗传学的发展,以及国人健康教育机构的突起,使得早期筛查SCD高危人群,整合各学科资源,成功预测、治疗SCD,真正有效降低SCD死亡率成为可能。
1.病史:认真了解高危人群的家族式中有无猝死的案例以及自身有无晕厥、抽搐、心前区剧烈疼痛的既往史非常关键;
2.心电图:仔细研究高危人群的临床心电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列表:如长QT 综合征(LQTS )、Brugada 综合征(BRS) 、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CPVT) 、短QT 综合征(SQTS) 、危险室性早搏等;
3.心脏彩色超生波:高危人群心脏彩色超声波的诊断对猝死的评估也很有帮助意义。例如:左心室功能分级、心室壁的厚度、及血管压力等;
4.SCD基因突变检测:钾、钠、钙通道、NUP155。
总结:通过对以上4项专业的分析、采用科学的评分法则、完全可以对SCD的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为下一步心血管专家快速确诊SCD患者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据国外文献报道,对健康做定期的评估虽然说很难人人兑现,但预防猝死却很有效,意大利VENVTO地区坚持用SCD3(病史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波)的法则来筛查运动员,并坚持了24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经验,这种筛查使得运动性猝死率下降了89%!这个数字相当惊人,也充分说明SCD4法则的科学性。
1)按照要求详细填写家族史、既往史表格;
2)到当地3级以上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做12导联心电图并附报告单;
3)到当地3级以上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做心脏的彩色超声波并附报告单;
4)按照要求专人或者自行采集SCD基因检测的标本---口腔粘膜脱落细胞;
5)仔细阅读SCD高危人群筛查告知书后签字。
注明:请把以上5项一同寄到指定地点,20个工作日后评测结果将以书面或电子报告的形式通知本人,危险指数高的人群将由专家单独解读并协助联系3级心血管专科医院进一步确诊。
SCD(心源性猝死)防治手册
●猝死、SCD定义解释
1.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特点: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2.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占整个猝死人群比例的90%以上, 猝死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SCD正以每分钟死亡1名的速率在蚕食着国人的生命,其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和艾滋病,而且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堪称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SCD目前国内发生的现状
1.近几年特殊行业SCD死亡数据
行 业 |
年 份 |
猝 死 发 病 率 |
公交、 大巴驾驶员 |
2004-2012 |
根据媒体报道,朱德龙、陈乐平、谢文龙、薛荣华、曹殿亚 李爱清、杨关、王勇、程汉伟、何国强、周泽良、李俊、杨志舟、王久利张庆、孙建勇、张军、陈亚峰、陈乐平、林南珍、蔡坤霖、黄新华、王炜、郭卫、蔡敏、吐尔逊、冯永平……正是打拼之年的他们都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警 察 |
2006-2010 |
中国共有2182名警察因公牺牲,因劳累过度而在工作中猝死的人数达到1029人,达牺牲警员总数的47%平均年龄仅有45岁。 |
●SCD的公共安全危害性
1.突然性:患者和家人毫无心理准备,给亲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给企业及工作单位带来巨大损失,社会名人的SCD对整个社会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特种职业:长途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他们的SCD将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特殊职位的各大集团CEO的SCD可能引起这个行业乃至股市巨大的震荡。
●SCD高危人群
1 家族中曾有过猝死案例的人群。
2 曾经有过晕厥、抽搐、短暂意识丧失、以及心前区剧烈疼痛的人群。
3 特种职业人群:长途汽车司机、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IT行业、运动体育等人群。
4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人群:企业老板、职场白领、警察。
5 短期超负荷体力消耗人群:军训学生、网吧游戏者。
6 曾患有冠心病、心梗、心肌病、心肌炎病史的人群。
7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及吸烟的人群
●SCD提前预防的世界性难点
1、大部分SCD患者死于院外,且部分病例无先期症状。
2、30%SCD病例临床体检正常—只有基因突变
3、SCD危险因素评测涉及到临床医学、电生理学,影像学、遗传学、法医学等多个学科,很难有机构把以上学科整合到一起
4、没有专职机构、团体坚持普及SCD知识。更不能对SCD高危人群进行主动性筛查。
●21世纪世界公认评测SCD危险因素最有效的4项办法
(SCD评测4项法则---SCD4)
1.病史:认真了解高危人群的家族式中有无猝死的案例以及自身有无晕厥、抽搐、心前区剧
烈疼痛的既往史非常关键。
2.心电图:仔细研究高危人群的临床心电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列表:如长QT 综合征(LQTS )、Brugada 综合征(BRS) 、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性室速(CPVT) 、短QT 综合征(SQTS) 、危险室性早搏等。
3.心脏彩色超生波:高危人群心脏彩色超声波的诊断对猝死的评估也很有帮助意义。例如:
左心室功能分级、心室壁的厚度、及血管压力等。
4.SCD基因突变检测:钾、钠、钙通道、NUP155
通过对以上4项专业的分析、采用科学的评分法则、完全可以对SCD的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为下一步心血管专家快速确诊SCD患者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SCD4评测流程及出具报告时间
1.按照要求详细填写家族史、既往史表格。
2.到当地3级以上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做12导联心电图并附报告单。
3.到当地3级以上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做心脏的彩色超声波并附报告单。
4.按照要求专人或者自行采集SCD基因检测的标本---口腔粘膜脱落细胞。
5.仔细阅读SCD高危人群筛查告知书后签字。
注明:请把以上5项一同寄到指定地点,20个工作日后评测结果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通知本人,危险指数高的人群专家将单独解读并协助联系3级心血管专科医院进一步确诊。
●SCD确诊者如何有效的防治?
1.在3级心血管专科医院反复论证确诊SCD潜在风险的患者,由专家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
2.建立完整监测体系,包括卫星定位、一键式呼救器、急救盒、心得安等药物。
3.安置埋藏式心脏电复律除颤器(ICD),以避免猝死,目前认为 ICD是治疗SCD最有效的办法,教会该患者家属如何使用体外除颤器,并在该患者家里配备体外除颤器。
4.警示高危人群,注意处理好工作、生活、饮食、运动、休息 之间的关系。
●SCD4法则评测后结果阴性是否一定不能发生猝死?
SCD占了整个猝死人数的90%,还有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猝死,故SCD4结果阴性也可以发生心脏以外原因的猝死,但SCD4的筛查是可以大大降低猝死的死亡率。
●SCD4项法则的准确率是否一定是100%?
据国外文献报道,对健康做定期的评估虽然说很难人人兑现,但预防猝死却很有效,意大利VENVTO地区坚持用SCD3(病史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波)的法则来筛查运动员坚持了24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经验,这种筛查使得运动性猝死率下降了89%.。故SCD4(病史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波、SCD易感基因)的筛查方法是科学的,是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的,但它不是权威的诊断, SCD危险患者的最后确诊还得需要在3级心血管专科医院进一步深层次的检查和论证。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美国AHA基本介绍:
美国心脏协会(AHA) :美国心脏协会是一个复苏理论、培训和教育的权威机构,开发和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CPR、AED 和急救培训课程,为社会各机构提供专业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美国心脏协会最初是由6 位对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及治疗有着浓厚兴趣的心脏病专家组成并于1924 年在美国纽约成立。1930 年,美国心脏协会开始对公众开设教育项目。此后,美国心脏协会就开始了快速的发展。至今,它以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为总部,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分别设立了12个分支部门,同时,建立了2000个培训中心(TC),拥有225万志愿者和3000 名员工。每年用于支持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及教育课程的经费达七千多万美元。
美国心脏协会总部专设心血管急救项目(AHA/ECC)来实施培训,培训医务人员、病人家属、第一目击者和普通民众怎样对急性心血管病发作的情况做出正确反应,并对培训网络提供指导和支持,在降低由于心血管疾病及中风导致的死亡的领域方面一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心血管急救项目组还负责制定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的国际标准指南,是美国最引人注目的非盈利性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培训了近1150 万名医护人员。目前也是全球针对公众现场急救、互救等方面最权威的培训机构,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全球通用公众急救证书。
2.AHA与大陆合作的培训中心及浙江省的合作单位。
美国AHA截止到2012年10月份与中国大陆正式合作、并成立培训中心大约60多家,基本都为大型的医疗机构,华东地区基本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市急救中心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等,对公众开放进行急救培训的基本没有。
3.和美国AHA合作单位对公众培训的现状。
目前这些AHA合作的单位基本都是大型医疗机构,主要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基本没有时间对公众主动性培训,另外我国公众急救培训的意识无论从政府还是个人还是比较低的,另外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做为支撑,公众急救培训更是艰难,所以中国正在探索一条由民营企业承担公众急救培训任务一条新的途径。
基础急救课程(收缩下拉)
基础急救培训(First Aid Training)适用于各行业人员、学生和普通人群。本课程旨在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企事业单位安全及防火规定、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初级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常见灾害的风险及安全常识
掌握灾害状态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学习急救常识及心肺复苏技术基础
掌握一般伤口处理方法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 。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内容:
急救介绍 / First aid introduction
急救电话 / Emergency numbers
急救包介绍 / First aid kit introduction
伤病的检测 / Checking for injuries and illness: DR. CAB
洗手的方法 / Hand washing
脱手套的适当方法 / Proper removal of gloves
居家安全和伤害防范 / Home safety and injury prevention
如何处理常见急症情况 / How to deal with common medical emergencies
呼吸问题 / Breathing problems
窒息 / Choking
过敏反应 / Band allergic reactions
癫痫发作 / Seizures
休克 / Shock
如何处理常见突然伤害 / How to deal with common injury emergencies
出血 / Bleeding
伤口 / Wounds
鼻出血 / Nosebleeds
嘴伤害 / Mouth Injuries
牙齿被打破 / Knocked out tooth
眼伤 / Eye Injuries
内出血 / Internal bleeding
头以及颈椎伤害 / Head and spinal injuries
骨断 / Broken bones
软组织损伤 / Soft tissue injuries
如何应对一般紧急环境 / How to deal with common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燃烧 / Burns
电击 / Electrocution
溺水 / Drowning
热冷引起的状况 / Heat and cold induced conditions
热冷引起的状况 / Heat and cold induced conditions
中毒 / Poisoning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至多最好不要超过30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证书类课程统一由美国心脏协会的老师为学员授课。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证书类课程按照1:6进行授课)要求所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基础急救课程分为证书类课程(由美国心脏协会颁发)及非证书类课程供单位及个人学员选择。如需咨询请致电4006701911 ,13305719640
心肺复苏普及式培训
心肺复苏CPR及AED培训课程(Heartsaver CPR and AEDTraining) 适用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健康管理及安全保障人员,以及有潜在安全风险的工矿企业和公共服务性行业。本课程旨在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企事业单位安全及防火规定、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初级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常见灾害的风险及安全常识
掌握灾害状态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学习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在成人和儿童中的使用并进行现场模拟人
演练。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3小时,具体按照参训人数制定。培训时段: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内容:
成人心肺复苏 / Adult CPR
少儿心肺复苏 / Child CPR
婴儿心肺复苏 / Infant CPR
自动外部除纤颤器的介绍 / Introduction to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AED)
成人少儿以及婴儿窒息控制 / Choking Management for an Adult, Child and Infant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至多最好不要超过30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证书类课程统一由美国心脏协会的老师为学员授课。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证书类课程为1:6授课)。要求所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心肺复苏CPR及AED培训课程分为证书类课程(由美国心脏协会颁发)及非证书类课程供单位及个人学员选择。如需咨询请致电4006701911 ,13305719640
儿童急救培训课程(收缩下拉)
儿童急救培训课程(KidsFirst Aid Training) 适用于各类学校、家庭、社区、服务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及普通市民。本课程旨在帮助公民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儿童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儿童在灾害状态下的救助方法
学习儿童急救常识及掌握儿童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儿童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儿童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证书类课程统一由美国心脏协会的老师为学员授课。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证书类课程为1:6授课)。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办公室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办公室急救培训(Office First AidTraining) 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及普通职员。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员工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企业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企业在灾害状态下的救助方法
学习企业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成人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企业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校园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校园急救培训(CampusFirst Aid Training) 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在校学生等。本课程针对校园特殊场景设计,旨在帮助校园工作人员及学生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校园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校园人员在灾害状态下的救助方法
学习校园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企业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校园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厂区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厂区急救培训(Campus First AidTraining) 适用于各类大中型企业厂区安全管理人员及在一线工人。本课程针对企业厂区特殊场景设计,旨在帮助厂区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厂区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厂区人员在灾害状态下的救助方法
学习厂区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企业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校园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家政人员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家政人员急救培训(AyiFirst Aid Training) 适用于从事各类家政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及相关服务人员。本课程针对家政行业场景设计,旨在帮助家政服务人员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安全隐患时,受训的家政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家政服务环境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家政人员在灾害状态下的救助方法
学习家政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家庭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家庭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野外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野外(户外)急救培训(Outdoor First Aid Training) 适用于各类从事户外活动的专业及非专业人员。本课程针对各类户外场景设计,旨在通过帮助各类户外活动人员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时,受训的家政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各类户外环境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户外活动人员在灾害状态下的自救及互救方法
学习户外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户外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行车安全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行车安全急救培训(Drive Safety Training) 适用于各类驾驶员及车友会成员。本课程针对各类行车场景设计,旨在通过帮助各类驾驶人员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各类驾车环境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驾车活动人员在灾害状态下的自救及互救方法
学习驾车人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户外急救中的现场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家庭急救培训(收缩下拉)
家庭急救培训(Home First Aid Training) 适用于各位家庭成员。本课程针对家庭场景设计,旨在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加强安全及风险意识,在发生意外事故,如自然灾害、突发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时,受训人员可以运用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出反应和正确处理,从而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依据国际红十字会急救指南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复苏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结合技术演示和场景模拟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了解家庭环境在常见灾害下的风险评估及安全常识
掌握家庭成员在灾害状态下的自救及互救方法
学习家庭成员急救常识及掌握心肺复苏CPR技术的应用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在家庭急救中的应用
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协助对家庭伤者进行转运
培训时间:
学时1天 / 半天。培训时段:上午8:30-12:30,下午13:30-17:30。
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可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增加课程深度。
培训地点:
如有需求,可根据受训机构的具体要求安排上门授课。
教学语言:
可选择中文教学或英文教学。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在一堂课中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学。
培训特点:
实用、真实、趣味、灵活。
培训需知:
每堂课受训人员至少6人。我们的培训师为专业医疗人员。
培训师人数根据学员人数配备,一般保证每15名学员配备1名培训师。要求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咨询电话:4006701911 ,13305719640
飞宇教育的急救培训是一个面向公众提供各类急救知识普及的全国先进性公益项目,由专门从事美国心脏协会急症学科研究的团队组建而成,填补了中国没有专门面向公众双语急救培训的市场空白。飞宇教育的急救培训项目旨在通过介绍全球领先的公益组织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CPR技术及理论的开创者)在急救领域的全球先进教学经验,帮助社会公众提高安全意识及紧急救援的水平。
免费急救培训?
飞宇急救培训自2012年项目设立初期至今都一直在探索“是否可以为公众提供免费且优质的急救培训课程?”这样一种可能,而解决方案似乎就在眼前。
大家知道无论是公益组织还是商业机构,但凡牵涉机构运营或项目执行都或多或少牵涉到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很好的开源模式,单单从运营团队团队使命出发而忽略运营成本及合理的收益,项目本身的质量将难以长久的保持。因此我们最初的1年主要两块业务:个人及机构急救培训基本上都是处于成本收费模式中。(单单计算课件费用、导师劳务费、交通费等纯消耗性费用所计算出来的收费标准)
发现问题
后来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个人学员安排受训,机构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各方面协调以及时间场地等事宜的确定。个人学员自发学习急救培训知识普遍比较强烈,而对于收费课程的定价较为敏感。而对于企业学员,由于具有一定人数优势,往往确定课程时间及场地等方面较为容易。另外企业学员对优质服务下的合理收费模式接受度较高,培训工作开展更为顺畅。
解决方案
为了让个人申请者以及草根公益组织(如盲童学校、阳光之家)有更多参与急救培训的机会,综合了以上的发现,我们进一步优化了项目及运营管理团队的成本,并在不增加企业培训预算的前提下提出了1+1企业同公益组织结对子的急救培训模式“星火计划”:急救培训中国承诺完成一次企业培训即组织一次同等规模的免费急救培训公开课程向那些低收入的社群开放。
杭州好人协会(First Responder)成立的背景:
近些年在我国发生多起他人倒地没人扶,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的事件,最具有代表的是前年广东佛山“小月月事件及最近深圳地铁站外企女工倒地50分钟内没人进行急救的案例”令人发指和痛心。
在我国通过调查发现他人倒地后,没人上去进行急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不会救:没学过急救技能,尤其是心肺复苏(CPR)的技能,从根本上没有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和训练,我国公众的急救普及率不到1%,西方国家早已超过50%。
2.不敢救:即使会急救也不敢去施救,原因是害怕被别人诬陷,好人无好报,但是国外很多地区有好人法。
以上这2点究其根本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律法规做为急救培训和救人免责的后盾和保障,这一点需要时间来弥补。
在我国没有出现“好人法”之前,我们该如何推动杭州的精神文明,让杭州的公众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均与国际接轨,把杭州树立成全国公众急救普及的标杆城市,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协会有以下两种职能:
1.本协会有专门机构让会员按照国际最高标准,美国心脏协会(AHA)学会急救技能尤其是心脏急救技能(CPR),测试合格后颁发全球通用的急救证书。
2.本协会要求会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代表本协会按照国际标准及流程对其实施急救,如发生意外纠纷,本协会对施救的会员实行本协会内部救人免责条款,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和经济赔偿,打消“不敢救”的心理负担。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即公众可以使用的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器。
AED是世界公认的成功抢救SCD最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每延误一分钟使用AED,SCD抢救成功率下降10%。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机场航站楼、火车站、地铁站等工作人员要接受AED操作培训,当乘客突然发生SCD时,他们就会跑到最近的自动除颤器那里取出仪器,对患者进行自动除颤,该设备能自动识别这名乘客是否发生SCD。美国的法律规定,经过培训的非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对心脏猝死者实施救援,同时享有免责条款。
AED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尚没有公开发布的官方可参考数据。
除颤器是目前世界公认最有效的现场救治SCD的手段、尤其近年来AED(自动除颤器)的出现更加大幅度增加SCD抢救的成功率、这一点美国已经立法允许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AED急救SED患者、且具有免除法律责任,而且各州有法律条款规定场合必须配备AED且遵循3分钟到场原则。
我国海南省2010年率先把AED的安装写在地方红十字会的法规中,开启了我国用法规强制安装AED先河,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猝死人数呈上升趋势,几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猝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家相信AED作为现场抢救猝死的最有效工具,势必会在未来的3年内得到政府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从而实现快速普及。
就是可以引起心脏性猝死(SCD)的基因,现代科学证明50%以上的SCD的患者都有家族史,死后都可以查出有猝死基因,是一种遗传学疾病。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有:SCD基因突变检测:钾、钠、钙通道、NUP155
1)基因样本的采集:---口腔粘膜脱落细胞
●到指定体检中心采集
●自行采集----看采集视频
2)基因筛查---(实验室采用测序法)
3)出具报告---12个工作日
4)报告解读---2个工作日
5)综合评估SCD的基因风险--1个工作日。
急救培训现场视频:
基因样本采集视频: